挪用3.96億元公款,中華全國供銷總社預算處原處長劉林祥,近日終審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處十年有期徒刑。
對賬單遭疑后處長“自首”
案發(fā)前,劉林祥擔任中華全國供銷總社財務部預算處處長,負責管理財務部的預算處、財務處和結算中心的全面工作。2004年9月,財務部內部調整,劉林祥拒絕將近幾年來單位與銀行往來的對賬單拿給領導李某過目。
在得知李某準備到銀行親自查賬后,2004年9月14日劉林祥找到李某,交代了自己在過去三年間的犯罪事實。
法院審理查明,2001年12月到2004年7月間,劉林祥利用職務便利,私自以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結算中心的名義,與梁某負責的北京豐銀企業(yè)集團簽訂借款協(xié)議書,采取不記賬和偽造銀行對賬單、資金報表等手段,先后將其管理的公款共3.96億余元借給該集團及其關聯(lián)企業(yè)用于經營。
借款3億多不設還款時間
劉林祥稱,最初他通過一位老領導結識了正在幫銀行拉貸款的梁某,為了幫忙就存了2000萬元在某銀行賬戶。
此后,兩人私下有了更多接觸。由于梁某有多家關聯(lián)企業(yè)投資經營酒店和房地產,于是提出以其投資的金玉大廈作價6億元作為抵押,向劉林祥借款3億元。
考慮到能為單位創(chuàng)收、體現(xiàn)自己的能力,劉林祥陸續(xù)將涉案的3億多元借給了梁某,但在借款合同上,沒有約定借款的限額和還款時間。
貸款人不知情不擔刑責
向領導坦白了全部借款情節(jié)后,單位查賬發(fā)現(xiàn)梁某尚欠2億多元。隨后找到梁某,補齊了全部借款手續(xù),并于2007年8月最終將錢陸續(xù)追回,本金和利息合計約4.27億元。
2010年9月20日,市一中院作出一審判決,劉林祥因犯挪用公款罪,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。劉林祥不服判決,提起上訴。近日,市高院作出裁定,駁回劉林祥的訴訟請求,維持原判。
檢方介紹,案件調查期間,梁某表示因當時的借款協(xié)議落款是供銷總社,以為劉林祥上級同意了借錢一事。調查證實,沒有任何證據(jù)表明梁某跟劉林祥合謀挪用公款,因此無需承擔任何刑事責任。
■ 追訪
設審計局獨立定期查賬
劉林祥曾稱,領導一般只查部門的大賬,雖然也曾檢查與銀行資金往來的對賬單,但他偽造的假對賬單也都能敷衍過去。
對此,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監(jiān)察局案件審理室人士表示,此案暴露了總社內控制度的疏漏,總社也設立了獨立的審計局,將其從此前的財務部門剝離,每年定期對賬目進行內部審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