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手房購買協議簽訂后6年一直沒有辦理過戶手續(xù),2013年3月趕上北京“國五條”細則出臺實施。因為房屋并非賣方的唯一住房,按照新“國五條”過戶要多繳納20%約7萬元左右的個人所得稅。由于賣房人李女士不同意承擔20%的個人所得稅,買房人曾先生將李女士起訴。4月16日下午2點,北京市房山區(qū)人民法院燕山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。
買房人曾先生稱,2007年9月19日,其與李女士簽訂二手房買賣協議,李女士將其位于房山區(qū)燕山東風街道羊耳峪西里的房屋出賣給曾先生。曾先生按照約定如期向李女士交付了全部購房款22.6萬元并入住,但由于該房屋為經濟適用房,需要辦理房產證滿五年后才能過戶,所以買賣雙方一直沒有辦理過戶手續(xù)。
2012 年7月,該房屋取得房產證滿五年,滿足了過戶條件,但由于各種原因直到2013年3月份,雙方仍未成功辦理過戶手續(xù)。2013年3月30日,新“國五條”北京細則出臺,要求出賣非唯一住房上繳20%的個人所得稅,經過計算這筆費用高達70526元,需要比“國五條”北京細則出臺前多繳納67000元。原告曾先生認為,這筆費用是由于李女士違約即沒有履行協助過戶的義務而造成的,請求法院判令李女士支付違約金1萬元并承擔這筆個人所得稅。
庭審中被告李女士辯稱,同意協助曾先生辦理過戶手續(xù),對于違約金1萬元,其性質是訂約定金, 在買方付完全款賣方交房的同時,定金已經轉化為房款了,并且李女士對于過戶這個問題并沒有進行回避,不存在違約的問題。2012年7月份就已經可以辦理過戶手續(xù),但是曾先生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里都沒有聯系過戶事宜,直到3月中旬新國五條即將出臺才聯系要求過戶,始終占用被告的購房名額,致使被告名下擁有兩套房產,實際上只擁有一套,但卻不可以再次購買房屋,而曾先生自己卻可以再次購買房屋,使其名下房產達到兩套,而實際上卻擁有三套。這是惡意占有賣方的購房名額并且惡意逃避國家稅費的行為,所以該套房產過戶所產生的新的費用應由曾先生自行承擔。
該案當庭未能達成調解意見,法院將擇期進行宣判。
|